謝若琳
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會議指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著眼于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
從政策部署來看,“以舊換新”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關鍵詞之一。2023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2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實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既利當前、更利長遠”。此次,國常會再次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進行詳細部署,足見其重要性。
過去十余年中,“以舊換新”支持政策多次出臺,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盡管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回升向好,但也不可否認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仍顯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挑戰。
此時提出“以舊換新”支持政策,正是順應趨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手段。
一方面,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可解決多年來積累的產能過剩問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動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在當前汽車、家電行業飽和的存量競爭中,找到增量消費空間的有力舉措。通過以舊換新,消費潛力從“有”到“優”漸次釋放,進而促使產業結構優化,終端向智能化、高端化迭代發展。
同時,推動大規?;厥昭h利用,加強“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有利于培養日益繁榮的“二手經濟”,促使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循環利用,從而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打好政策組合拳。筆者認為,首先是要強化金融支持,開設專項資金,授予符合條件的企業低息貸款,降低更新成本,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其次,通過稅收優惠、補貼等財政政策,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置換成本。再次,中央與地方緊密協作,建立多部門協同的政策執行機制,形成政策合力,確保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最后,確保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標準化、規范化,建立相關監管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還要防范潛在的濫竽充數、騙補等情況,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總而言之,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統籌推進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從全鏈條各環節入手,最終實現從設備換新到產能煥新,這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因此,需要各方協同努力,擴生產、興消費、強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