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以來,“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經濟工作的關鍵詞。
資本市場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也加快了步伐。記者了解到,深交所將繼續充分發揮樞紐作用和平臺功能,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布局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通過創業板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主戰場,加快打造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的產業格局,加快建設以優質創新資本中心為特色的世界一流交易所,為新質生產力構建全球領先的資本支持平臺。
創業板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主戰場
創業板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守“三創四新”板塊定位,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壯大了一批具有創新強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高水平創新動能策源地,也將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
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920家,占比達68.76%,市值占比超75%,占據板塊主要地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物、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公司市值占板塊比重高達70%。
比如,在信息技術領域,潤澤科技借助前瞻性戰略布局,鎖定核心資源稀缺性優勢;在生物技術領域,華蘭疫苗創新推出的mRNA疫苗技術,大大縮短新疫苗的研發周期,推動行業發展進度“加速度”;在制造技術領域,邁普醫學錨定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在全球率先實現生物增材制造技術在軟組織修復領域的產業化;在新材料技術領域,中偉股份依托三元/磷酸鐵前驅體、四氧化三鈷等鋰電池原材料核心產品,全面進入全球領先的鋰電池產業鏈等等。
談及企業如何借助創業板實現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時,全國政協委員、潤澤科技董事長周超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上市以后,在規范化管理、人才引進、市場知名度、業務拓展、融資便捷性等各個方面均上了一個大臺階。體現在財務上,公司2023年度較上市前2021年度主要業務指標翻了一番以上,體現在業務上,受益于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三大資本工具,以及AI智算時代機遇,潤澤廊坊AIDC智能算力集群穩步推進,京津冀市場地位愈發穩固,潤澤長三角AIDC智能算力集群也取得了快速發展,逐漸在長三角區域建立領先優勢,即將成為公司第二大利潤增長點。
全國人大代表、邁普醫學董事長袁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在創業板上市,企業通過募集資金擴大規模,加快產品研發,推動技術創新,助力自身做大做強,同時為企業進一步并購重組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便利條件。
助推創新技術加速落地生花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把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作為公司未來發展指引已成為上市公司的共識,相關上市公司紛紛表態將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方式,形成具有高效能、高質量的生產力,從而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我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堅持創新,”全國人大代表、智飛生物副董事長蔣凌峰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公司將堅持“自主研發為主,合作研發為輔,投資孵化為補”的創新策略,堅持“項目來源國際化、項目選擇精準化、項目開發管道化、項目生產本土化”的發展思路,持續跟蹤行業前沿技術發展動態,緊跟產業發展潮流,布局包括mRNA、腺病毒載體、新型佐劑、多聯多價等九大疫苗研發技術平臺,并圍繞技術平臺搭建起八大創新產品矩陣,不斷鞏固公司研發技術壁壘,持續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優勢。
如果說像智飛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天生具有“創新”基因,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有利基礎,那么對于傳統產業而言,又當如何“迎頭趕上”?
全國人大代表、萬事利副董事長屠紅燕對《證券日報》記者稱,當前,歷史經典產業(絲綢、茶葉、中藥、黃酒、文房四寶、工藝美術等)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同時在這個最需要“守正創新”的領域,也面臨著挑戰。公司將從支持培育新質文化生產力,塑造歷史經典產業文化驅動新生態;支持培育新質數字生產力,打開歷史經典產業轉型升級新局面;支持培育新質營銷生產力,建立歷史經典文化產銷一體新模式等三方面入手,培育新質生產力,賦予歷史經典產業全新內涵,加快推動歷史經典產業守正創新。
事實上,不論是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抑或是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創新固然是根本動力所在,但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科技成果只有產業化才能成為社會生產力。
全國政協委員、回盛生物董事長張衛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科技創新幫助下游養殖企業提升防疫水平、提高養殖效率才是動保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之一。”
(編輯 孫倩)